诸葛亮大事纪年表」第三编
   魏明帝命张迎战蜀军、诸葛亮使马谡与 张战于街亭。马谡违诸葛亮节度、 大败、 街亭失守。   赵云、邓芝部队也从箕谷败退。 诸葛亮还于汉中、 斩马谡、 并上疏请求自贬三等。后主贬诸葛  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魏天水郡参军姜维降蜀、 受到诸葛亮器重。
冬12月、 诸葛亮复出散关、 围陈仓、 举行第二次北伐. 因粮尽退军、 并斩魏追将王双。
是年、 诸葛亮嗣子诸葛乔卒于汉中。

  公元229年(蜀汉建兴7年、 魏太和3年、 吴黄龙元年):诸葛亮49岁
春、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遣陈式攻武都、 阴平二郡。 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陈式、 诸葛亮出至  建威、郭淮退还、 遂平二郡。 后主下诏恢复诸葛亮的丞相职务。李严劝诸葛亮”宜受必       锡、进爵称王".被诸葛亮拒绝。诸葛亮利用战争间隙、 于汉中筑汉、乐二城。
4月、 孙权即皇帝位、 改年号"黄龙". 9月、 迁都建业. 诸葛亮派卫尉陈震往东吴祝贺、 并与吴订立  盟约。葛瑾官拜吴大将军、 左都护、 领豫州牧。

  公元230年(蜀汉建兴8年、 魏太和4年、 吴黄龙2年):诸葛亮50岁
秋8月、 魏明帝采纳曹真"以取汉中的建议、 使司马懿由西城、 曹真由子午道、 其余或从斜谷、 或  从建威、进攻汉中. 诸葛亮在乐城待敌、并令李严率2万人赶赴汉中. 值大雨、 道路被中断、 魏   军退回。诸葛亮命魏延等入羌中。

  公元231年(蜀汉建兴9年、 魏太和5年、 吴黄龙3年):诸葛亮51岁
3月、 诸葛亮再出祁山、 以"木牛"运输粮草、举行第四次北伐.诸葛亮自率军自祁山往上圭(今天  水)进发.首先打败郭淮、 费曜、 然后与司马懿军主力相遇于上圭之东.司马懿据险守要、 不与   蜀军交锋. 诸葛亮退向祁山、 司马懿追之。
5月、 诸葛亮在卤城附近将司马懿击败。
6月、 因李平(严)失职、 诸葛亮粮尽退兵. 退至木门、射杀魏名将张郃。诸葛亮上表弹劾李平。

  公元232年(蜀汉建兴10年、 魏太和6年、 吴嘉禾元年):诸葛亮52岁
  诸葛亮在汉中黄沙一带休士劝农、教后讲武、并在"木牛"的基础上制成"流马"。
  诸葛亮二女诸葛怀、诸葛果生。

  公元233年(蜀汉建兴11年、 魏青龙元年、 吴嘉禾2年):诸葛亮53岁
冬、 诸葛亮命军队将粮米运集斜谷口、并治斜谷邸阁。

  公元234年(蜀汉建兴12年、 魏青龙2年、 吴嘉禾2年):诸葛亮54岁
2月、诸葛亮率10万大军出斜谷口、并以"流马"运粮、进行第五次北伐. 诸葛亮据五丈原、与司马懿  对峙于渭水之南. 诸葛亮分兵屯田、以为久驻之基。司马懿坚守不出、两军相持百余日。
8月、 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享年54岁。
  张议、姜维等按诸葛亮临终布置军、入斜谷
   后乃发丧。诸葛亮遗命葬定军山。后主谥诸葛亮为忠武侯。
  公元225年(蜀汉建兴3年、魏黄初6年、吴黄武4年):诸葛亮 45岁
3月、诸葛亮兵分三路、南征四郡。
秋、会师滇池、南中平定。
12月、诸葛亮还成都。

  公元226年(蜀汉建兴4年、魏黄初7年、吴黄武5年):诸葛亮 46岁
5月、曹丕卒,享年40岁。其子曹睿即位时年23岁、史称魏明帝
春、都护李严自白帝城还驻江州、留护军陈到守白帝城。
 诸葛亮励兵讲武、准备北伐。

  公元227年(蜀汉建兴5年、 魏太和元年、 吴黄武6年):诸葛  亮47岁
3月、诸葛亮率军伐魏、北驻汉中. 临行前、 向后主刘禅上[出 师表」、 并以刘禅的名义下诏、 发布讨魏动员令、 正式授命  诸葛亮出征。 诸葛亮留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统管丞相府事。
  诸葛亮长子诸葛瞻生。嗣子诸葛乔拜为附马都尉、 随诸葛 亮至汉中。


  公元228年(蜀汉建兴6年、 魏太和2年、 吴黄武7年):诸葛亮  48岁
春、 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取眉、 并使赵云、 邓芝为凝军。 而  自率大军进攻祁山、 开始第一次北伐。南安、天水、 安定皆  叛魏以响应诸葛亮。
回归诸葛亮兵法表纸
链接(zhugeliangbingfa)
诸葛亮年表-完-
一杯一杯复一杯

自撰「诸葛氏大事」

公元225年(45岁)~公元234年(5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