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兵法卷一「治国之道(第二编)」
*,与参军掾属教 「任重才轻,故多阙漏,前参军董幼宰,每言辄尽,数有谏益,虽性鄙薄,不能悉纳。 幼宰参署七年,事有
不至,至于十反,未有忠于国如幼宰者。亮可以少过矣。」
续了「武侯治国」,于这儿页, 想考察诸葛亮向部下和后继者达给了很多劝告, 忠告和教育的言句。看他的那累书简, 可能知道他以认识重要视育成后代,为摸索努力他们的教育,
育成国家领导人。于前半, 我想介绍书简中他的向后代留下的几些书简。以诸葛亮的借助于成长他的后继人例如姚伷, 蒋琬, 费伟等等的活跃, 他的死去以后
蜀汉王朝也继续在留29年间, 保留他建设的国家统治体制, 保守建国时的领土。
然后于后半部, 想介绍几些就他的权力斗争的书简。受到刘备的死, 他收胜利跟政敌权力斗争, 就蜀汉王朝丞相确立绝对指导体制。 (白文按记)
*,教
「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
笔者按 「刘备和诸葛亮征服巴蜀地方建设王朝, 可是他们陈容中从最初人才不足是迫切, 应该紧急解决的问题的。
其好例如是杜微。 杜微是梓潼郡涪县人, 聋哑。他是图谶高手和高学, 具有高人德的。诸葛亮知道他的存在, 准
备轿子招呼他到丞相府, 举行宴会求告任官。结果杜微是上了丞相府就主簿帮助诸葛亮的帝国建设统治国家。」
笔者按 「张裔最初跟刘备军团站了, 被张飞败了在德阳县陌下。刘障降服使者相见刘备, 就任巴郡太守, 诸葛
亮任命司金中郎将, 让他管理制铁产业。一时被南中反乱军到吴国为俘虏送了, 被诸葛亮派遣使者邓芝就出
了。以后诸葛亮寄信赖他, 当到汉中出征把张裔任命丞相府长史跟蒋琬托付蜀汉帝国的统治一切」。
*, 与张裔教 「去妇不顾门,萎韭不入园,以妇人之性,草莱之情,忧有所耻,想忠壮者何所之?」
*,与张裔书 「君昔在陌下营坏,吾之用心食不知味; 后流并南海相为悲叹,寝不安席: 及其来还,委付大任,同奖王
室,自以为与君古之石交也。石交之道, 举仇以相益, 割骨肉以相明,犹不相谢也。况吾但委意于元俭,
而君不能忍耶?」
笔者按 「在襄州城外学业堂学习青春时代, 常常向同学们告诉了「一下万上」。
那些文句的意思是说「伺候一个人, 统治万人」。如此诸葛亮事任刘备, 建设蜀
汉帝国统治巴蜀地方、 跟魏和吴起来三国鼎立的情况」。
*,谢贺者 「普天之下、莫非汉民、国家威力未
举、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 一夫有死
、皆亮之罪、以此相贺、能不为愧。」
*,与群下教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若远小嫌,难相违覆
旷阙损矣。 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跷而获珠玉。 然人心苦不能尽
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
相启告。 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
笔者按 「法正是招聘了刘备到巴蜀的。后给了刘备军团发展和招来三国鼎力。诸葛亮与法正感谢书简」。
与蒋琬董允书 「孝起前临至吴, 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 乡党以为不可近。吾
以为鳞甲者但不当犯之耳, 不图复有苏,张之事出于不意。可使孝起知之。」
笔者按 刘备军团进出巴蜀, 关羽一个人残留荆州保持其地。诸葛亮与书简慰留他
的妒嫉向黄忠、指任他前将军和给他刘备军团中第一位。关羽收受亮的书高
兴夸示不分谁和谁是传说话。
*, 答蒋琬教 「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
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
笔者按
「刘巴在荆州寄好曹操, 赤壁之战以后抵抗刘备占领i荆州四郡(武陵, 长沙, 桂阳, 零陵)。 上文是这儿时候诸葛亮
给了刘巴书简勧告寄属刘备。 刘巴不听寄属巴蜀牧刘障。刘备占领巴蜀时候, 刘巴寄属刘备任官尚书令。可是封
建时代(到清代)武人被看比名士低位被蔑视。 刘巴也侮蔑张飞,下的文是那儿时候诸葛亮调停的文章」。
于次页「武侯治国之道第三」想看刘备死去以后, 诸葛亮就丞相如何闯过跟刘备遗留的重臣, 亮的竞争对手权力
斗争, 如何把握蜀汉王朝的指导权。
*,答关羽书 「孟起兼资文武, 雄烈过人, 一世之杰,黥,彭之徒, 当与益德并驱争先
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 称姚伷教 「忠益者莫大于进人,进人者各务其所尚。 今姚掾并存刚柔,以广文武之用
, 可谓博雅矣,愿诸掾各希此事,以属其望。」
*,又与群下教 「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
元直,勤见启海;前参事于幼宰, 每言则尽,
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 虽姿性鄙暗,不
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 亦足以明其
不疑于直言也。」
第一编,诸葛亮的书简与后继领导、统治国家
*, 与刘巴书 「刘公雄才盖世, 据有荆土, 莫不归德, 天人去就, 已可知矣。足下欲何之?」
*, 与刘巴论张飞书 「张飞虽实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 足下虽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
*, 答李严书
「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足下方悔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
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 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
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 又与李严书 「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
第二编, 占领巴蜀开始三国时代
*,为法正答或问书 「主公之在公安也, 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腋之下。 当斯时,进退
狼跋, 法孝直为之辅翼, 令翻然翱翔, 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耶!」
笔者按 「李严最初降服了刘备的巴蜀进入, 被刘备用为重。后跟魏将司马懿私通陷害诸葛亮的北伐军困难, 不管
优势不得已撤退了。上记文是刘备占领巴蜀的时候, 阿谀诸葛亮推荐受九爵之荣誉」。
*, 与杜微书 「服闻德行,饥渴历时,清浊异流,无缘咨觏。王元泰, 李佰仁, 王文仪, 李永南兄弟, 文仲宝等,每叹
高,未见如旧。猥以空虚, 统领贵州, 德薄任重, 惨惨忧虑。朝廷(主公)今年始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天下之人思慕汉室,欲与君因天顺民,辅此明主, 以隆季兴之功,著勋于竹帛也。以谓贤愚不相为谋, 故自
割绝, 守劳而已, 不屈也。」
*, 答杜微书 「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并治甲兵,以待其挫,然后伐之,可使兵不战,民
不劳而天下定也。君但当以德辅时耳,不责君军事,何为汲汲欲求去也!」
*, 与法正答书 「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暗弱,自焉
已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 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 宠之以位
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 所以致弊,实由于此。 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
济,上下有节。 为治之要,于斯而著。」
*,论黄忠 「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 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
指, 关遥闻之, 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